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专业建设 > 正文 教学工作

市场营销专业

作者:  审核人:  发布时间:2015-06-03  访问次数:[]

 

专业背景编辑  

 

市场营销(Marketing)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简称营销台湾常称作行销;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  

 

它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动词理解,指企业的具体活动或行为,这时称之为市场营销或市场经营;  

 

另一种是名词理解,指研究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或行为的学科,称之为市场营销学、营销学或市场学等。  

 

主要过程    

 

1)机会的辨识(opportunityidentification),包括市场调查、市场分析、生产决策、市场定位等;
  (2新产品开发new productdevelopment),包括新产品的研发、新产品的生产等;
  (3)对客户的吸引(customerattraction),包括营销策划、品牌推广、市场宣传、产品展示、洽谈签约等;
  (4)订单执行(order fulfillment),包括产品供应、发货运输、货款结算等;
  (5)保留客户,培养忠诚(customerretention and loyalty building),包括售后服务、定期回访等。
  这些流程都能够处理得好的话,营销通常都是成功的。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的话,企业就会面临生存危机。  

 

涵义    

 

第一、市场营销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市场营销是反映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满足社会需要,实现社会目标。微观市场营销是一种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它是根据目标顾客的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从生产者流转到目标顾客,其目的在于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实现企业的目标。  

 

第二、市场营销活动的核心是交换,但其范围不仅限于商品交换的流通过程,而且包括产前和产后的活动。产品的市场营销活动往往比产品的流通过程要长。现代社会的交易范围很广泛,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形成了普遍联系的市场体系。  

 

第三、市场营销与推销,销售的含义不同。两者包含的内容也不同,市场营销包括市场研究,产品开发,定价,促销,服务等一系列经营活动。而推销,销售仅是企业营销活动的一个环节或部分,是市场营销的职能之一,不是最重要的职能。  

 

第四、市场营销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企业要从整体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来谋划营销方案,在深入的市场分析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基础上,制定营销方案。营销策略与策略之间要相互匹配,通过营销策略的组合,谋求整体效果的最优。  

 

第五、营销活动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市场营销不是企业某一方面的活动,而是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也不只是营销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企业的事情。因此,企业要树立全员营销的概念。  

 

培养要求编辑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与法规及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编辑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运筹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消费者行为学消费心理学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查基础会计金融概论、企业销售策划、商业银行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分销渠道管理、银行营销、服务营销、客户关系管理、定价管理、现代推销技术营销创新广告理论与实务、财政与税收、公共关系学、广告沟通、促销管理以及商务礼仪和商务谈判等。  

 

营销职能编辑    

 

商品销售    

 

研究市场营销职能,经验的做法是从商品销售入手。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定义委员会1960年曾发表过这样一个定义:市场营销是引导商品或劳务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或其使用者的一种企业活动。这个定义虽不承认市场营销就是销售,但是认为市场营销包含着销售,也包含着对商品销售过程的改进与完善。许多学者认为这个定义过于狭窄,不能充分展示市场营销的功能。然而,不论其是否恰当,这个定义清楚地揭示了市场营销与商品销售的关系。  

 

商品销售对于企业和社会来说,具有两种基本功能,一是将企业生产的商品推向消费领域;二是从消费者那里获得货币,以便对商品生产中的劳动消耗予以补偿。企业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采用先进生产组织方式进行社会化生产的产物。在资源短缺的现实经济中,它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集中和生产专业化,能够利用规模经济规律来提高生产效率,创造和传播新的生活标准。商品销售是生产效率提高的最终完成环节,即通过这个环节把企业生产的产品转移到消费者手上,满足其生活需要。在另一方面,社会选择市场和商品交换方式,在企业转让产品给消费者的同时,通过让企业获得货币,是因为社会需要保持企业生产经营的连续,以便更多地获得提高生产效率的好处。通过商品销售,让商品变为货币,社会可以为企业补充和追加投入生产要素,而企业因此也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商品销售十分重要。企业需要尽最大努力来加强这一职能。其具体的活动包括:寻找和识别潜在顾客,接触与传递商品交换意向信息,谈判,签订合同,交货和收款,提供销售服务。然而,进行商品销售是有条件的。  

 

要顺利进行商品交换的有关条件包括:  

 

至少有两个主体,他们分别拥有在自己看来是价值相对较低、但在对方看来具有更高价值的有价物(商品、服务的货币),并且愿意用自己所拥有之物来换取对方所拥有的有价物;  

 

他们彼此了解对方所拥有的商品的质量和生产成本;  

 

他们相互之间可以有效地进行意见沟通。例如洽谈买卖条件,达成合同;  

 

交易发生后他们都能如意地消费和享受所得之物。但是常常发现,这些条件不是处处成立的,因此企业经常会面临销售困难的局面。为了有效地组织商品销售,将企业生产的商品更多地销售出去,营销部门就不能仅仅只做销售工作,还必须进行市场调查研究、组织整体营销、开发市场需求等活动,而且要等到后面这些工作取得一定效果以后,才进行商品销售。  

 

   

 

> 上一条:电子商务专业
> 下一条:市场营销专业

关闭